乌克兰的服务市场
据乌克兰官方公布数字,2000年乌服务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产量为243.88亿美元,占全国所有经济部门的产品和服务总产量的34.6%。其中运输业和通讯业-63.1亿美元,餐饮业和商业-50.05亿美元,社区服务业-28.35亿美元,医疗、文化和体育事业-15.82亿美元,教育事业-19.92亿美元,金融、保险业-10.57亿美元,建筑业-27.22亿美元,其他服务业-24.85亿美元。
2000年乌克兰服务领域就业人数为79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7%。其中运输业和通讯业就业人数为120万人,建筑业-90万人,商业、餐饮、物资技术供应行业-130万人,社区服务业-70人、医疗、文化、体育事业-140万人,教育、科技事业-220万,金融、信贷、保险业-20万人。
自2000年起,乌经济开展呈现较快速度的恢复性增长趋势,当年全国GDP增长5.8,2001年GDP增长9.0%。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市场的振兴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其中运输业、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是乌克兰服务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
运输业-乌克兰现有运输企业约2000家,就业人员占全国劳动总人口的7.4%,2001年产值占全国GDP的15%。乌克兰境内目前有货车53700辆,公共汽车14.18万辆,河运客轮215艘,河运货轮273艘,海洋货轮253艘,海洋客轮101艘,火车车厢18.59万节,客车车厢9700节,蒸气机车3000辆,电力机车1800辆,无轨电车车厢3600个,地铁车厢900个。
乌境内公路总长度为16.85万公里,铁路总长度22600公里,河道长度3000公里,航空线路长度25万公里。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管道主干线和分配管线总长度超过35000公里,年输气能力为2500亿立方米,其中一半的管道能力用于过境运输。石油运输干线管道4000公里。
2001年乌运输货物总量7.521亿吨,比2000年增长0.8%,其中铁路运输3.131亿吨,河、海洋运输1,06亿吨,管道运输2.15亿吨。全年各种交通工具运送乘客32亿人次(包括市内交通),其中铁路客运5亿人次,汽车客运27亿人次,航空客运120万人次。
乌政府计划对国家运输领域里的整个公共设施实施改造,以保证畅通的境内货物运输,同时在乌境内建立新的过境运输走廊,发展过境运输,提高国内航线的工作效率,更新国有飞机库,改造国内机场等等。在运输软环境方面,乌将着手解决国内有关法律与国际标准的接轨问题,尤其是制订和整理涉及海关税收和运输征税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通信业-近年来乌克兰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拥有通信运营企业近1000家,是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外资最活跃的产业。2001年乌通信业产值增幅达到27%,服务营业额达16.9亿美元,其中国有通信企业和外国投资通信企业产值占13.8亿美元,乌最大的垄断性国有企业 “乌克兰电信” 公司创造产值7.36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2001年乌私营通信企业竞争更加活跃,成长很快,年营业额为3.1亿美元。
据专家分析,2001年乌克兰通信、媒体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市场容量为2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6%,占全国GDP的6.3%。其中通信市场容量为15亿美元,媒体市场-3亿美元,计算机市场-6亿美元。
2001年乌城市间及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市场发展最快,地方电话业务因费率较低(每分钟不足0.004美分),发展速度受到制约。2001年乌通讯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人消费增长快于商业机构和国家预算部门消费增长,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存在通信消费潜力。
2001年,乌通信基础设施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扩大,通信服务项目推陈出新。全年通信网络开发投资为3.77亿美元,占乌经济全年投资总量的7.3%,其中 “乌克兰电信” 公司投资1.59亿美元。改造陈旧通信设备是乌通信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首先是淘汰300万门十进制步进式电话交换机,发展通信干线及实现通信数字化。另外需缓解安装固定电话排队等候现象,乌现有240万人等待安装电话。
2001年乌投入使用交换机设备总容量为35.55万门,其中“乌克兰电讯”占83.3%,全国固定电话覆盖率因此而提高至每百人21.8门。目前乌克兰的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为1000万门,非国有运营商经营其中的130万门。乌现有移动通信用户约250个,个人卫星通信和CDMA移动通信用户约5000个。
2001年乌加速铺设光纤通信电缆,共投入使用的光纤通信电缆总长度为820公里,此外乌还参与了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市-乌克兰奥德萨市-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的黑海海底光纤电缆的铺设工程。
2001年乌克兰首次使用CDMA标准提供新的移动通信服务。阿尔卡特和“乌克兰最新技术公司”开始运用LMDS技术建设无线宽带网,提供资料、音像和信息传输服务。2001年冬基辅市开始实施数字电视建设一期工程方案,预计7-10后数字电视将整个国家得以普及。
2001年乌克兰国家通讯和信息委员会及 “乌克兰电信”公司的高层领导均发生变更,内部人士透露,上述人事变更的导因是“乌克兰电信”公司私有化问题。乌政府已决定拍卖“乌克兰电信”公司的37%国有股份(估价在4-10亿美元之间),预计拍卖活动将在2002年底举行,法、德、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南韩等15个国家的电信公司均表示出了竞购的兴趣。
乌通信生产领域有150家企业,生产通信设备和程序系统,包括由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世界著名企业参与成立的合资企业。乌企业自行发明设计和生产的通信产品品种不断扩大,比如第聂伯机械制造厂生产装机容量为30万门的C-32型程控交换机,奥德萨电缆厂生产的光纤电缆基本可以满足本国需求。
资料传输服务业-2001年市场容量增长了50%,达到4150万美元。其主要服务内容是因特网和IP电话。乌现有因特网服务商有300家公司(其中有实力提供网页服务的公司为100%,电子邮递-92%,电话会议-83%,电子信息资料库-50%,提供电子商务和多媒体服务公司数量不多)。IP电话服务商有100家公司。乌因特网用户约100万人,主机数量63000个。乌因特网用户数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但年增长速度较快,为40%。乌目前上网方式以使用公用电话网为主,近来业内公司开始使用xDSL调制解调器专线上网。制约乌因特网发展的原因是居民支付能力不高,另外国内不具备传输大数量资料的多方位干线服务网络。
计算机市场-2001年乌克兰销售电脑约50万台,其中40万台由乌本国企业生产或组装。乌境内约有近500家企业从事电脑组装业务,其中11家占90%的市场份额。2001年乌克兰的电脑市场容量超过2亿美元。至2001年底乌电脑保有量约170万台,人均电脑拥有比例不足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2001年乌克兰的软件市场为1.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4.2%。全国软件企业近1000家,设计和生产产品包括电子商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会计软件和电子游戏软件。2001年乌企业国内软件销售额为1400万美元,出口软件3200万美美元。2001年出口软件3900万美元。
乌《建立国家统一通信系统的综合纲要》(2002-2010年)确定保障社会通信和信息服务为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战略性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宽带多媒体网;发展固定电话通信,完成数字网建设,加快发展移动通信;实现电视数字化和声音、多媒体、超多媒体传播数字化。实施该纲要需投资126.6亿美元,分两步骤进行:一,2002-2005年,整个通信领域投资49.5亿美元,其中固定电话通信投资38亿美元,广播电视-4.26亿美元,邮政-3770万美元。全国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1367万门,覆盖率达到每百人28.66门,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3.77%。二,2006-2010年,投资77.2亿美元,其中通信投资59.5亿美元,广播电视-4.09亿美元,邮政-5470万美元,达到全国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1694万门,覆盖率36.71%,移动电话1201万门, 覆盖率25.83%。在信息传输和因特网领域,计划到2010年投资5.66亿美元,力争在2005年前将乌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一半,提高乌因特网主机数量8倍,即50万个。到2010年主机数量达到400万个,因特网用户达到1400万个。乌克兰将建设速度为每秒钟1万兆的信息传输多种服务宽带网,并计划在2003-2010年间发射自己的通讯卫星。在计算机方面,电脑数量的年增长率不低于50%,到2010年电脑覆盖率达到30%。乌克兰快速的经济增长对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保险业-乌克兰注册保险公司约320家,其中较大型45家。2001年各险种总保险金额为5.7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0%。目前乌绝大部分保险金额来源于财产险,乌经济增长以及对内、对外商品流通量的增加,为大保险公司保险金额和财产额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货物运输保险的公司。
人寿、失业及其他社会险的保险水平很低,2001年保险金额仅占总保险额的0.5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居民传统上对保险缺乏信任,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不多,仅可维持最低生活消费。
“LEMMA”是乌目前实力最大的保险公司,2001年签约保险金额5520万美元,约占同年整个保险业金额的10%。排在第二位的是“ORANTA”公司,2001年其保险额为3640万美元。
近年来乌保险市场的年递增速度为50%。据业内人士分析,乌保险市场的开发程度仅为10%,个别险种,比如住房基金保险的开发程度仅为0.01%。
乌克兰的对外服务贸易-乌克兰具备较大的大规模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潜力。该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国际重要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拥有较为发达的运输基础设施、管道运输系统、通讯设施和巨大的科技及工业潜力。
2001年乌与世界192个国家发生的对外服务贸易总额为4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35.45亿美元,增长1.7%,进口11.48亿美元,下降0.2%。运输服务举足轻重,占服务出口总量的83.5%,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在乌克兰运输服务出口占绝大比例。2001年运输出口中,航空运输增长13.1%,铁路运输增长12.3%,旅游增长32.8%,维修增长8.6%,通信增长4,3%,专利许可服务费增长60%。但海运、建筑、金融、技术服务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2.7%、34.7%、21.7%和3.9%。进口中,国家服务占40.5%,运输占19.9%,职业和技术占服务12.8%。进口运输下降9.8%,金融下降35.3%,建筑下降9.4%,旅游下降4.4%,专利许可服务费下降80%,但进口技术服务增长了32.2%,保险增长21.9%,国家服务增长1%,计算机服务增长29.7%,通信增长2.8%,维修增长18.2%。
独联体是乌对外服务贸易的传统伙伴地区,2001年乌对独联体国家服务出口21.52亿美元,占总出口的60.7%,同比增长0.5%。对其他国家出口13.9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39.3%增长3.5%。同年乌自独联体国家进口服务2.33亿美元,其中自俄罗斯进口1.97亿美元,占84.3%。
因国外对知识产权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2001年乌专利出口增长160%。涉外旅游业发展很快,旅游出口增长了32.8%。由于乌海运船队出现经营困难,服务出口下降。
近年来乌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对技术、保险、计算机及通信服务需求增加。乌需要引进国际标准和技术,提高信息环境的发展水平。
2001年乌克兰对外服务贸易基本项目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2000年乌克兰服务领域就业人数为79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7%。其中运输业和通讯业就业人数为120万人,建筑业-90万人,商业、餐饮、物资技术供应行业-130万人,社区服务业-70人、医疗、文化、体育事业-140万人,教育、科技事业-220万,金融、信贷、保险业-20万人。
自2000年起,乌经济开展呈现较快速度的恢复性增长趋势,当年全国GDP增长5.8,2001年GDP增长9.0%。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市场的振兴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其中运输业、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是乌克兰服务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
运输业-乌克兰现有运输企业约2000家,就业人员占全国劳动总人口的7.4%,2001年产值占全国GDP的15%。乌克兰境内目前有货车53700辆,公共汽车14.18万辆,河运客轮215艘,河运货轮273艘,海洋货轮253艘,海洋客轮101艘,火车车厢18.59万节,客车车厢9700节,蒸气机车3000辆,电力机车1800辆,无轨电车车厢3600个,地铁车厢900个。
乌境内公路总长度为16.85万公里,铁路总长度22600公里,河道长度3000公里,航空线路长度25万公里。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管道主干线和分配管线总长度超过35000公里,年输气能力为2500亿立方米,其中一半的管道能力用于过境运输。石油运输干线管道4000公里。
2001年乌运输货物总量7.521亿吨,比2000年增长0.8%,其中铁路运输3.131亿吨,河、海洋运输1,06亿吨,管道运输2.15亿吨。全年各种交通工具运送乘客32亿人次(包括市内交通),其中铁路客运5亿人次,汽车客运27亿人次,航空客运120万人次。
乌政府计划对国家运输领域里的整个公共设施实施改造,以保证畅通的境内货物运输,同时在乌境内建立新的过境运输走廊,发展过境运输,提高国内航线的工作效率,更新国有飞机库,改造国内机场等等。在运输软环境方面,乌将着手解决国内有关法律与国际标准的接轨问题,尤其是制订和整理涉及海关税收和运输征税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通信业-近年来乌克兰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拥有通信运营企业近1000家,是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外资最活跃的产业。2001年乌通信业产值增幅达到27%,服务营业额达16.9亿美元,其中国有通信企业和外国投资通信企业产值占13.8亿美元,乌最大的垄断性国有企业 “乌克兰电信” 公司创造产值7.36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2001年乌私营通信企业竞争更加活跃,成长很快,年营业额为3.1亿美元。
据专家分析,2001年乌克兰通信、媒体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市场容量为2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6%,占全国GDP的6.3%。其中通信市场容量为15亿美元,媒体市场-3亿美元,计算机市场-6亿美元。
2001年乌城市间及国际长途电话业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市场发展最快,地方电话业务因费率较低(每分钟不足0.004美分),发展速度受到制约。2001年乌通讯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人消费增长快于商业机构和国家预算部门消费增长,说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存在通信消费潜力。
2001年,乌通信基础设施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扩大,通信服务项目推陈出新。全年通信网络开发投资为3.77亿美元,占乌经济全年投资总量的7.3%,其中 “乌克兰电信” 公司投资1.59亿美元。改造陈旧通信设备是乌通信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首先是淘汰300万门十进制步进式电话交换机,发展通信干线及实现通信数字化。另外需缓解安装固定电话排队等候现象,乌现有240万人等待安装电话。
2001年乌投入使用交换机设备总容量为35.55万门,其中“乌克兰电讯”占83.3%,全国固定电话覆盖率因此而提高至每百人21.8门。目前乌克兰的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为1000万门,非国有运营商经营其中的130万门。乌现有移动通信用户约250个,个人卫星通信和CDMA移动通信用户约5000个。
2001年乌加速铺设光纤通信电缆,共投入使用的光纤通信电缆总长度为820公里,此外乌还参与了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市-乌克兰奥德萨市-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的黑海海底光纤电缆的铺设工程。
2001年乌克兰首次使用CDMA标准提供新的移动通信服务。阿尔卡特和“乌克兰最新技术公司”开始运用LMDS技术建设无线宽带网,提供资料、音像和信息传输服务。2001年冬基辅市开始实施数字电视建设一期工程方案,预计7-10后数字电视将整个国家得以普及。
2001年乌克兰国家通讯和信息委员会及 “乌克兰电信”公司的高层领导均发生变更,内部人士透露,上述人事变更的导因是“乌克兰电信”公司私有化问题。乌政府已决定拍卖“乌克兰电信”公司的37%国有股份(估价在4-10亿美元之间),预计拍卖活动将在2002年底举行,法、德、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南韩等15个国家的电信公司均表示出了竞购的兴趣。
乌通信生产领域有150家企业,生产通信设备和程序系统,包括由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世界著名企业参与成立的合资企业。乌企业自行发明设计和生产的通信产品品种不断扩大,比如第聂伯机械制造厂生产装机容量为30万门的C-32型程控交换机,奥德萨电缆厂生产的光纤电缆基本可以满足本国需求。
资料传输服务业-2001年市场容量增长了50%,达到4150万美元。其主要服务内容是因特网和IP电话。乌现有因特网服务商有300家公司(其中有实力提供网页服务的公司为100%,电子邮递-92%,电话会议-83%,电子信息资料库-50%,提供电子商务和多媒体服务公司数量不多)。IP电话服务商有100家公司。乌因特网用户约100万人,主机数量63000个。乌因特网用户数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但年增长速度较快,为40%。乌目前上网方式以使用公用电话网为主,近来业内公司开始使用xDSL调制解调器专线上网。制约乌因特网发展的原因是居民支付能力不高,另外国内不具备传输大数量资料的多方位干线服务网络。
计算机市场-2001年乌克兰销售电脑约50万台,其中40万台由乌本国企业生产或组装。乌境内约有近500家企业从事电脑组装业务,其中11家占90%的市场份额。2001年乌克兰的电脑市场容量超过2亿美元。至2001年底乌电脑保有量约170万台,人均电脑拥有比例不足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2001年乌克兰的软件市场为1.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4.2%。全国软件企业近1000家,设计和生产产品包括电子商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会计软件和电子游戏软件。2001年乌企业国内软件销售额为1400万美元,出口软件3200万美美元。2001年出口软件3900万美元。
乌《建立国家统一通信系统的综合纲要》(2002-2010年)确定保障社会通信和信息服务为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战略性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宽带多媒体网;发展固定电话通信,完成数字网建设,加快发展移动通信;实现电视数字化和声音、多媒体、超多媒体传播数字化。实施该纲要需投资126.6亿美元,分两步骤进行:一,2002-2005年,整个通信领域投资49.5亿美元,其中固定电话通信投资38亿美元,广播电视-4.26亿美元,邮政-3770万美元。全国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达到1367万门,覆盖率达到每百人28.66门,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3.77%。二,2006-2010年,投资77.2亿美元,其中通信投资59.5亿美元,广播电视-4.09亿美元,邮政-5470万美元,达到全国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1694万门,覆盖率36.71%,移动电话1201万门, 覆盖率25.83%。在信息传输和因特网领域,计划到2010年投资5.66亿美元,力争在2005年前将乌与世界中等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一半,提高乌因特网主机数量8倍,即50万个。到2010年主机数量达到400万个,因特网用户达到1400万个。乌克兰将建设速度为每秒钟1万兆的信息传输多种服务宽带网,并计划在2003-2010年间发射自己的通讯卫星。在计算机方面,电脑数量的年增长率不低于50%,到2010年电脑覆盖率达到30%。乌克兰快速的经济增长对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保险业-乌克兰注册保险公司约320家,其中较大型45家。2001年各险种总保险金额为5.7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0%。目前乌绝大部分保险金额来源于财产险,乌经济增长以及对内、对外商品流通量的增加,为大保险公司保险金额和财产额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货物运输保险的公司。
人寿、失业及其他社会险的保险水平很低,2001年保险金额仅占总保险额的0.5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居民传统上对保险缺乏信任,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不多,仅可维持最低生活消费。
“LEMMA”是乌目前实力最大的保险公司,2001年签约保险金额5520万美元,约占同年整个保险业金额的10%。排在第二位的是“ORANTA”公司,2001年其保险额为3640万美元。
近年来乌保险市场的年递增速度为50%。据业内人士分析,乌保险市场的开发程度仅为10%,个别险种,比如住房基金保险的开发程度仅为0.01%。
乌克兰的对外服务贸易-乌克兰具备较大的大规模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潜力。该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国际重要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拥有较为发达的运输基础设施、管道运输系统、通讯设施和巨大的科技及工业潜力。
2001年乌与世界192个国家发生的对外服务贸易总额为4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35.45亿美元,增长1.7%,进口11.48亿美元,下降0.2%。运输服务举足轻重,占服务出口总量的83.5%,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在乌克兰运输服务出口占绝大比例。2001年运输出口中,航空运输增长13.1%,铁路运输增长12.3%,旅游增长32.8%,维修增长8.6%,通信增长4,3%,专利许可服务费增长60%。但海运、建筑、金融、技术服务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2.7%、34.7%、21.7%和3.9%。进口中,国家服务占40.5%,运输占19.9%,职业和技术占服务12.8%。进口运输下降9.8%,金融下降35.3%,建筑下降9.4%,旅游下降4.4%,专利许可服务费下降80%,但进口技术服务增长了32.2%,保险增长21.9%,国家服务增长1%,计算机服务增长29.7%,通信增长2.8%,维修增长18.2%。
独联体是乌对外服务贸易的传统伙伴地区,2001年乌对独联体国家服务出口21.52亿美元,占总出口的60.7%,同比增长0.5%。对其他国家出口13.9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39.3%增长3.5%。同年乌自独联体国家进口服务2.33亿美元,其中自俄罗斯进口1.97亿美元,占84.3%。
因国外对知识产权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2001年乌专利出口增长160%。涉外旅游业发展很快,旅游出口增长了32.8%。由于乌海运船队出现经营困难,服务出口下降。
近年来乌国内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对技术、保险、计算机及通信服务需求增加。乌需要引进国际标准和技术,提高信息环境的发展水平。
2001年乌克兰对外服务贸易基本项目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服务名称 | 服务出口 | 服务进口 | ||||
金额 | 比2000年增、减 | 占服务出口比重 | 金额 | 比2000年增、减 | 占服务进口比重 | |
运输服务 | 2960.3 | 1.5% | 83.5% | 228.1 | -9.8% | 19.9% |
旅游服务 | 80.2 | 32.8% | 2.3% | 41.1 | -4.4% | 3.6% |
通讯服务 | 92.8 | 4.3% | 2.6% | 101.0 | 2.8% | 8.8% |
建筑服务 | 24.3 | -34.7% | 0.7% | 21.2 | -9.4% | 1.9% |
保险服务 | 3.9 | 0.6% | 0.1% | 46.7 | 21.9% | 4.1% |
金融服务 | 17.3 | -21.7% | 0.5% | 33.9 | -35.3% | 2.9% |
计算机服务 | 27.0 | 28.6% | 0.2% | 17.3 | 29.7% | 1.5% |
专利、许可服务 | 3.5 | 160% | 0.1% | 9.4 | -45.4% | 0.8% |
职业技术服务 | 185.4 | -13.9% | 5.2% | 146.9 | 32.2% | 12.8% |
维修服务 | 146.0 | 8.6% | 4.1% | 13.1 | 18.2% | 1.1% |
国家服务 | 1.5 | 280% | 0.1% | 465.3 | 1.0% | 40.5% |
总计 | 3544.7 | 1.7% | 1148.4 | -0.2% |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