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卫陶市场进入竞争白热期

发布日期:2003-09-15 17:07:00来源:作者:
乌克兰卫陶市场经过最近10年的发展,渐入稳定成长期。预计2003年市场扩张将达到20%。已进入这一市场多时的生产厂家各据江山,市场份额暂不会出现大的重组。目前已构成三类价格线,分别是以德国Villeroy&Boch、奥地利Laufen和部分西班牙、意大利品牌为代表的高档名牌卫陶,价位在1000-1500美元/套区间;中档价位的代表为瑞典的Gustavsberg、芬兰的IDO和大部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厂家产品,价格定位在200-500美元/套;在乌市场上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卫陶首推价格线在200美元/套以下的实用经济型产品,买主多为乌克兰中低收入者,此外大多数写字间、4星级以下宾馆以及社会公共部门倾向选择该价位线的卫陶。较为知名的度假村和最热卖的购物中心青睐于选择中档价位洁具产品,五星级宾馆则无庸置疑地选择了名牌卫陶。在经济型价位上展开竞争的厂家以乌克兰本国企业为主,此外还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和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

  据乌克兰卫陶市场的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去今两年,中国制造的洁具产品大举进军经济型价位的乌克兰卫陶市场。曾被一些人认为低档大路货的中国洁具如今已以质优价廉的全新面貌呈现在乌克兰消费者面前,对乌克兰国产洁具以及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的进口卫陶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一些以往专营欧洲品牌洁具的业界公司开始兼营中国货。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产洁具的经销往往是委托乌当地一些公司代理销售,或者是采取半合法甚或走私途径入境,因此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大受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洁具在乌市场的长期发展,并有可能成为乌反倾销甚至打击影子报关和走私的重点关注对象。

  鉴于乌克兰和邻国建筑市场方兴未艾,带动了洁具的热销,乌本国生产企业已感到难以满足买主的大量定单,为此一些大的采购商和建筑商往往要提前数月预下定单,迫使乌本国企业扩充生产能力,同时一些新的生产企业将参与到未来的竞争中去。卫陶生产在乌拥有成本低廉和生产原料丰富的优势,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投资,生产尚未形成可产生稳定利润的规模,暂时无法满足顾客群体对国产卫陶质量的要求。

  同经济型洁具一同走俏市场的还包括德国、奥地利一些知名洁具品牌。并且近期一些名牌货的经营者纷纷展开积极的市场营销运做,市场销量明显抬升。场内人士认为,名牌洁具销量上升同现金流量和投资增长有关。

  卫陶市场的一个主要指标为陶砖的产销。目前乌克兰市场上的陶砖品类繁多。经济型的代表来自斯洛伐克、土耳其、埃及和立陶宛。中国产陶砖暂时还未象洁具那样在乌市场上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对乌本国生产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一市场上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产品竞争力较强,并且一些俄罗斯陶砖生产企业已经通过了ISO认证,产品质量已经直追西班牙同类产品,成套产品设计多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完成,价格界于26-40格里夫那/平方米之间,预计来自这一地区的进口量将呈上升态势。为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乌一些生产厂开始注资更新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使新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此外乌反垄断委员会为防止大企业在未来独占洁具生产,鼓励创立一批新的企业。乌在洁具生产方面先天具备的原料供应充足、劳动力和能源价格低廉的优势将有助于吸引到本国闲余资本竞相涌入,加之投资者通过改造原有生产设备来降低起步投资额,使卫陶生产变得更为有利可图。

  目前在乌克兰卫陶和洁具批发商中,拥有自己的零售批发渠道的大进口商对市场的干预作用引人注意。他们往往采取大规模的批发销售方式向市场施加影响,一些进口商甚至参股生产企业,使后者成为其控股子公司来决定其生产,因此他们往往具有完善的仓储和运输设施,为其进行大量备货和送货上门提供支持,形成了设计——生产——储运——批发兼零售的一条龙经营模式,其经营的产品加价率一般为30%。目前对其构成一定竞争威胁的是一些小的进口商,他们或以合法渠道应客户私人要求订购小量价格昂贵的名牌洁具,或借助灰色报关运入各类价格线的洁具,因此在加价方面往往要比前者更具杀伤力,通常为20%。

  洁具和卫陶市场竞争白热化另外还体现在同一价格线内的不同品牌间。顾客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在某一价位内选择不同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因此零售商通过销售顾问来对某些品牌进行营销宣传,顾客在导购指引下经常误入高加价率的产品陷阱。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促销压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型中档价位产品上,顾客选择余地大,产品加价率低。中国制造的洁具类产品成本低廉,在加价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由于厂家缺乏必要的公关攻势和市场宣传,加之西方产品往往在设计和品质方面大做文章,吸引顾客注意,经常使我产品在质不逊人的情况下处于销售劣势。如德国Villeroy&Boch品牌的洁具98%的销售决定因素为设计,以设计和品质取胜几乎成为洁具市场的杀手锏,被乌方媒体称为“中国综合症”的价格砝码似乎落在了天平的高端。这一现象越来越发人深思。尤其近来,乌克兰官方为应对入世之需,同时避免来自中国、土耳其等国的低价进口产品冲击本国产业,已出台了相关庇护措施,欲阻价格竞争性商品于国门之外,加强海关缉私和打击低值报关,并针对我轻工食品类商品屡屡发起反倾销调查。随着乌本国卫陶产业逐渐兴起和对我进口商品的冲击抗议增多,中国的卫陶洁具产品可能随时面临反倾销调查威胁,我生产厂和出口商应居安思危,加强对贸易环节的管理,避免报关非法化对我产品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应以正常渠道的商业宣传和公关来改变中国商品价廉名微的市场被动局面,争取以设计和质量打造品牌形象,带动我卫陶出口的持续增长,此为长久之计。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