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乌克兰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
一.2003—2004年GDP增长预计在5%左右
2003--2004年乌克兰GDP的增长预计将会高于今年的4.6%,分别达到5.4 %和5.6%。2003年GD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效益的转好而带动的私人投资的增加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2004年,个人消费将成为GDP 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个人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必然会刺激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2004年总统选举造成的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因此,2004年将会有一个较为平稳的GDP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将不再成为影响GDP 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将刺激个人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个人消费以成为乌克兰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3年家庭消费支出预计增长5.6%,增速较去年有所减缓,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工资的增长步伐过缓,虽然名义上的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致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有所下降。
三.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再成为 GDP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3--2004年将成为乌克兰归还外债的高峰年。这势必影响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投资。2003年政府固定资产的投资预计只会轻微增长1.7%。2004年,虽然经济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增加,但由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流转税税率的下调,势必影响财政收入,因此,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不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预计为3.4%。
四.2003年投资将增长12%。
2003年投资的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致使三分之二的企业愿将其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其次,商业银行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预期,因此更愿意向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向下调整的趋势也有助于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2003年乌克兰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2.7%,高于去年的5%。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建筑业及机械制造的高速发展。同期,机械设备的进口预计也将有进一步的增长。
2004年,有正反两方面因素将影响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一方面,税制改革将影响当年投资情况。税制改革将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时,这一改革也将会使家庭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品的需求增加,由此将刺激投资的增涨。另一方面,由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带来的政治上的不稳定,将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防碍企业的投资活动。综合以上因素,乌克兰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8%。
五.进口的增长将高于出口的增长。
2002年,乌克兰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03年的上半年。作为推动乌克兰出口增长的冶金业,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其价格已接近成本,如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只是在原有水平上进行重复生产,势必降低在其领域的竞争力,影响这类产品的出口。这类产品的出口预计在2003年下半年将有所减少。同时,受谷物出口的减少和天然气运输价格的降低的影响,2003年商品和服务业的出口预计增长6.9%。由于预计在2003年上半年,进口会出现较为强劲增长,因此,全年的进口增长预计为8.5%。进口的增长将大于出口的增长,但全年仍会有1.7亿美元的贸易盈余。
由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2004年乌克兰进出口将依然有较稳定的增长,进口的增幅依然大于出口,进出口的增长预计分别为5.7%和3.9%。
六.工业和建筑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农业的增幅依然会延续前几年的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农业预计增长1.6% 较2001年的11%和2002年的9%,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恶劣天气造成的农作物的大面积的减产。2004年,农业增长预计为3.8%。
2003年乌克兰工业将出现接近11%的高速增长。2004年的增长也将接近9%,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冶金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2003年,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可能受伊拉克战争和国际原油市场原油价格变化等潜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幅会有所下降。
2003年,乌克兰建筑业将结束几年来萎靡不振的局面,随着住宅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将出现强劲的增长,预计将出现高达16.8%增幅。2004年,由于受到乌克兰总统选举的影响,增长趋势将减缓,预计为8.6%。
批发和零售业增幅自去年起已出现下滑的趋势,2003年,由于个人消费的增加,其增幅预计为5.7%。2004年,由于税制改革的影响,个人消费将进一步增加,批发和零售业将出现10.5%的较高增长。
七.消费品价格将出现较为适度的上涨。
2003年,由于乌克兰农业收成的减少,造成粮食价的上涨,从而引发了面包、牛奶及肉类价格的上涨,全年预计将出现7%的通货膨胀。2004年,由于进行总统选举,政治方面的因素,将导致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升将受到抑制。因此,未来两年,乌克兰消费品价格将出现较为适度的上涨。
2003--2004年乌克兰GDP的增长预计将会高于今年的4.6%,分别达到5.4 %和5.6%。2003年GD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效益的转好而带动的私人投资的增加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2004年,个人消费将成为GDP 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个人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必然会刺激家庭消费支出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2004年总统选举造成的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因此,2004年将会有一个较为平稳的GDP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将不再成为影响GDP 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降低将刺激个人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个人消费以成为乌克兰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3年家庭消费支出预计增长5.6%,增速较去年有所减缓,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工资的增长步伐过缓,虽然名义上的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致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有所下降。
三.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再成为 GDP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3--2004年将成为乌克兰归还外债的高峰年。这势必影响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投资。2003年政府固定资产的投资预计只会轻微增长1.7%。2004年,虽然经济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增加,但由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流转税税率的下调,势必影响财政收入,因此,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不会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预计为3.4%。
四.2003年投资将增长12%。
2003年投资的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致使三分之二的企业愿将其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其次,商业银行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预期,因此更愿意向企业发放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向下调整的趋势也有助于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2003年乌克兰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2.7%,高于去年的5%。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建筑业及机械制造的高速发展。同期,机械设备的进口预计也将有进一步的增长。
2004年,有正反两方面因素将影响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一方面,税制改革将影响当年投资情况。税制改革将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时,这一改革也将会使家庭收入增加,从而使消费品的需求增加,由此将刺激投资的增涨。另一方面,由2004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带来的政治上的不稳定,将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防碍企业的投资活动。综合以上因素,乌克兰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8%。
五.进口的增长将高于出口的增长。
2002年,乌克兰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03年的上半年。作为推动乌克兰出口增长的冶金业,在国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其价格已接近成本,如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只是在原有水平上进行重复生产,势必降低在其领域的竞争力,影响这类产品的出口。这类产品的出口预计在2003年下半年将有所减少。同时,受谷物出口的减少和天然气运输价格的降低的影响,2003年商品和服务业的出口预计增长6.9%。由于预计在2003年上半年,进口会出现较为强劲增长,因此,全年的进口增长预计为8.5%。进口的增长将大于出口的增长,但全年仍会有1.7亿美元的贸易盈余。
由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2004年乌克兰进出口将依然有较稳定的增长,进口的增幅依然大于出口,进出口的增长预计分别为5.7%和3.9%。
六.工业和建筑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农业的增幅依然会延续前几年的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农业预计增长1.6% 较2001年的11%和2002年的9%,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恶劣天气造成的农作物的大面积的减产。2004年,农业增长预计为3.8%。
2003年乌克兰工业将出现接近11%的高速增长。2004年的增长也将接近9%,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冶金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2003年,石油加工业的增长可能受伊拉克战争和国际原油市场原油价格变化等潜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幅会有所下降。
2003年,乌克兰建筑业将结束几年来萎靡不振的局面,随着住宅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将出现强劲的增长,预计将出现高达16.8%增幅。2004年,由于受到乌克兰总统选举的影响,增长趋势将减缓,预计为8.6%。
批发和零售业增幅自去年起已出现下滑的趋势,2003年,由于个人消费的增加,其增幅预计为5.7%。2004年,由于税制改革的影响,个人消费将进一步增加,批发和零售业将出现10.5%的较高增长。
七.消费品价格将出现较为适度的上涨。
2003年,由于乌克兰农业收成的减少,造成粮食价的上涨,从而引发了面包、牛奶及肉类价格的上涨,全年预计将出现7%的通货膨胀。2004年,由于进行总统选举,政治方面的因素,将导致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升将受到抑制。因此,未来两年,乌克兰消费品价格将出现较为适度的上涨。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