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共体在促进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问题上行动进展缓慢
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7月2日至5日在牙买加蒙特哥贝市举行,会议就促进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等问题产生并通过了“关于地区治理与一体化发展的玫瑰园宣言”等重要文件。各成员国在振兴地区经济、推动地区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广泛共识。但据牙买加有关报道评论,目前加共体各成员国在促进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上外交活动多于实际行动,尤其在一些涉及促进落实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进展缓慢。
加共体成员国于1989年就提出了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建议,并提出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加共体成员国之间内部市场无边界,人员、产品、服务和货币在成员国内部市场上自由流动,促进投资和增加就业,统一协调产业政策,统一对外关税以及增强成员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统一行动和竞争力等。此次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并通过的“关于地区治理与一体化发展的玫瑰园宣言”等重要文件重申尽快实现和落实这些主要目标。但纵观分析加共体成员国在促进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过程中,虽然为实现上述主要目标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和行动,但因各国情况不同,执行步伐不一。
一、 关于实现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问题
加共体成员国实现在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不仅仅要求区域内人员有往来和工作自由,而且要求成员国之间给予自由流动人员以相同国民待遇权利。1998年加共体成员国曾对国民待遇问题专门通过有关协议并提出于1998年7月暂时实施国民待遇协议,但各成员国在实施过程中对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工作自由设置了严格的限制。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又通过了今年8月1日首先实现对大学毕业人员、艺术人员、医务工作者、音乐工作者和运动员5类人员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工作自由,对其他人员仍进行严格限制,据牙报道目前各成员国之间对其他人员自由流动仍存在350多种限制。牙买加作为加共体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积极支持人员自由流动,因牙将从中获得很大的好处,但其他成员国普遍担心非技术性人员的自由流动将加剧业已存在的失业压力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态度不甚积极。
二、 关于实现区域内产品自由贸易问题
早在1967年加勒比有关国家提出建立加勒比自由贸易区,以及1972年成立加勒比共同体和1989年提出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时一直把实现区域内产品自由贸易作为首要问题。要求各成员国对原产地属于成员国的产品在区域内贸易实行无关税、无品种和无数量限制。经过10多年各成员国的不懈努力和促进,目前各成员国对原产地属于成员国的大部分产品贸易的限制已逐步取消,但仍保留了很多限制。不少成员国对涉及环保、社会安全、健康以及有可能损害本国外汇收支平衡的产品在关税和数量上仍设置限制。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和通过的有关协议要求进一步取消对一些产品的贸易限制,但据牙方报纸评论分析,各成员国对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态度不一。
三、 关于建立区域统一对外关税问题
统一对外关税是建立和实施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过程中针对进口区域外部产品而采取的保护本区域产品的一个重要贸易措施。1981年加共体内部只有圭亚那、牙买加和特多自愿组合建立了对外关税联合体,1991年加共体其他成员国又自愿组合成立了4个不同的对外关税联合体,但进口关税税率普遍高于40%以上。自1992年以后由于受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压力,加共体成员国同意分4个阶段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原定于1998年年中,加共体成员国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到20%。但时至今日,大部分成员国进口关税仅降到了25%。加共体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和降低进口关税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是不少成员国担心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和降低进口关税将影响本国税收和产生对本国产品的不利冲击。为此加共体成员国在继续降低进口关税问题上,同意在保护成员国利益和继续促进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原则下,现阶段允许各成员国对进口关税可自行调整。
四、 关于区域内货币统一问题
加共体成员国在促进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过程中希望能向欧共体一样建立区域共同货币,但加共体成员国认为区域共同货币不一定是单一货币,可以是几种货币,但货币之间必须可自由兑换和相对稳定。1992年加共体成员国就建立区域共同货币问题提出了实施战略,首先选择一些本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并且浮动不大、汇率相对稳定、外汇储备至少可支付3个月以上贸易进口的国家,如巴哈马和伯利兹等国试行货币相互流通使用政策,并逐步发展吸收其他具备相同条件成员加入。1993年加共体成员国建立了地区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筹备机构力图促进建立区域共同货币。由于加共体成员国内牙买加、特多、圭亚那等国货币贬值不稳定,汇率浮动大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建立区域共同货币进程,为此加共体地区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筹备机构认为现阶段加共体不具备建立区域统一货币条件。
五、 关于区域内产业政策问题
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加勒比自由贸易区起,特别70年代成立加共体后,加共体成员普遍意识到区域内产业包括国家和私人产业要协调发展。尤其是轧钢和冶炼氧化铝产业更需要协调和首先满足区域内需求。80年代后期,加共体成员国制定了区域产业纲要规划和区域企业体系规划旨在促进区域产业化的发展。两个规划都提出了对区域内森林、旅游、农业、交通和通讯产业提供资金、外汇和专门鼓励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支持政策,但直至目前两个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未能取得大的进展。据加共体2000年度首脑会议报告,两个规划未能取得进展的原因是缺乏私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员国政府促进作用的不利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造成,并已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发展。
综观上述问题的存在以及加共体成员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因各国情况不同,产生态度不一,行动不一致。虽然加共体成员国都强烈意识到必须要尽快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地区地位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但实际落实步伐缓慢。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和通过的宣言提出了加快实施步伐问题,各成员国不能停留在外交活动上,需要进一步采取实际行动,正如牙买加报纸报道评论所说,现在所需要的是以实际行动代替外交活动。另,牙买加报纸也引用多方评论,认为加共体成员国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步伐不会迈的太快。
加共体成员国于1989年就提出了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建议,并提出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加共体成员国之间内部市场无边界,人员、产品、服务和货币在成员国内部市场上自由流动,促进投资和增加就业,统一协调产业政策,统一对外关税以及增强成员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统一行动和竞争力等。此次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并通过的“关于地区治理与一体化发展的玫瑰园宣言”等重要文件重申尽快实现和落实这些主要目标。但纵观分析加共体成员国在促进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发展过程中,虽然为实现上述主要目标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和行动,但因各国情况不同,执行步伐不一。
一、 关于实现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问题
加共体成员国实现在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不仅仅要求区域内人员有往来和工作自由,而且要求成员国之间给予自由流动人员以相同国民待遇权利。1998年加共体成员国曾对国民待遇问题专门通过有关协议并提出于1998年7月暂时实施国民待遇协议,但各成员国在实施过程中对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工作自由设置了严格的限制。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又通过了今年8月1日首先实现对大学毕业人员、艺术人员、医务工作者、音乐工作者和运动员5类人员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工作自由,对其他人员仍进行严格限制,据牙报道目前各成员国之间对其他人员自由流动仍存在350多种限制。牙买加作为加共体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积极支持人员自由流动,因牙将从中获得很大的好处,但其他成员国普遍担心非技术性人员的自由流动将加剧业已存在的失业压力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对区域内人员自由流动态度不甚积极。
二、 关于实现区域内产品自由贸易问题
早在1967年加勒比有关国家提出建立加勒比自由贸易区,以及1972年成立加勒比共同体和1989年提出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时一直把实现区域内产品自由贸易作为首要问题。要求各成员国对原产地属于成员国的产品在区域内贸易实行无关税、无品种和无数量限制。经过10多年各成员国的不懈努力和促进,目前各成员国对原产地属于成员国的大部分产品贸易的限制已逐步取消,但仍保留了很多限制。不少成员国对涉及环保、社会安全、健康以及有可能损害本国外汇收支平衡的产品在关税和数量上仍设置限制。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和通过的有关协议要求进一步取消对一些产品的贸易限制,但据牙方报纸评论分析,各成员国对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态度不一。
三、 关于建立区域统一对外关税问题
统一对外关税是建立和实施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过程中针对进口区域外部产品而采取的保护本区域产品的一个重要贸易措施。1981年加共体内部只有圭亚那、牙买加和特多自愿组合建立了对外关税联合体,1991年加共体其他成员国又自愿组合成立了4个不同的对外关税联合体,但进口关税税率普遍高于40%以上。自1992年以后由于受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压力,加共体成员国同意分4个阶段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原定于1998年年中,加共体成员国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到20%。但时至今日,大部分成员国进口关税仅降到了25%。加共体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和降低进口关税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是不少成员国担心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和降低进口关税将影响本国税收和产生对本国产品的不利冲击。为此加共体成员国在继续降低进口关税问题上,同意在保护成员国利益和继续促进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原则下,现阶段允许各成员国对进口关税可自行调整。
四、 关于区域内货币统一问题
加共体成员国在促进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过程中希望能向欧共体一样建立区域共同货币,但加共体成员国认为区域共同货币不一定是单一货币,可以是几种货币,但货币之间必须可自由兑换和相对稳定。1992年加共体成员国就建立区域共同货币问题提出了实施战略,首先选择一些本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并且浮动不大、汇率相对稳定、外汇储备至少可支付3个月以上贸易进口的国家,如巴哈马和伯利兹等国试行货币相互流通使用政策,并逐步发展吸收其他具备相同条件成员加入。1993年加共体成员国建立了地区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筹备机构力图促进建立区域共同货币。由于加共体成员国内牙买加、特多、圭亚那等国货币贬值不稳定,汇率浮动大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建立区域共同货币进程,为此加共体地区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筹备机构认为现阶段加共体不具备建立区域统一货币条件。
五、 关于区域内产业政策问题
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加勒比自由贸易区起,特别70年代成立加共体后,加共体成员普遍意识到区域内产业包括国家和私人产业要协调发展。尤其是轧钢和冶炼氧化铝产业更需要协调和首先满足区域内需求。80年代后期,加共体成员国制定了区域产业纲要规划和区域企业体系规划旨在促进区域产业化的发展。两个规划都提出了对区域内森林、旅游、农业、交通和通讯产业提供资金、外汇和专门鼓励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支持政策,但直至目前两个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未能取得大的进展。据加共体2000年度首脑会议报告,两个规划未能取得进展的原因是缺乏私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员国政府促进作用的不利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造成,并已严重影响了区域产业发展。
综观上述问题的存在以及加共体成员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因各国情况不同,产生态度不一,行动不一致。虽然加共体成员国都强烈意识到必须要尽快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地区地位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但实际落实步伐缓慢。今年加共体第24次首脑会议产生和通过的宣言提出了加快实施步伐问题,各成员国不能停留在外交活动上,需要进一步采取实际行动,正如牙买加报纸报道评论所说,现在所需要的是以实际行动代替外交活动。另,牙买加报纸也引用多方评论,认为加共体成员国建立地区单一市场和经济体的步伐不会迈的太快。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