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乏力

发布日期:2003-06-27 17:44:00来源:作者:
综合近期法国经济报刊报道,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股市总体呈熊市下跌,地缘政治紧张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乏力,2002年实际增长了0.8%。2003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只有0.3%,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不会超过1%。
这一现象是有多种因素造成,主要原因为:
第一,全球经济大环境状态低迷。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外部需求的拉动。受美国经济低迷影响,加上2002年下半年欧元开始走强,欧元区对外贸易增长率下降。2002年下半年,欧元区对亚洲新兴市场出口曾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其他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减少。但2003年上半年,这一地区受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需求有所减少,与欧元区的贸易也受到影响。
第二,消费者信心不足,内部消费增长缓慢,不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人们的悲观情绪主要源于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另外,对高失业率的担忧,以及政府养老金体系赤字造成的潜在负债,使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并不乐观,信心严重不足,这些因素奠定了全年消费疲软的基调。根据欧委会消费者信心调查,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跌。
第三,企业投资下降。自从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信息股票泡沫破裂以来,投资者变得较为谨慎。去年,大企业的财务丑闻,又使企业界的诚信度降低,致使工业信心指数和经济景气指数下降。到2002年底,欧元区投资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据德国商会DIHK联盟表示,商界的士气处于自1993年德国上次衰退以来的最低潮。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今年上半年,消费仍将持平,投资继续下降。 
第四,劳动生产率增长不明显,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调整。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劳动生产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失业率则上升,2003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率为8.6%,比上季度增加0.2个百分点。新增失业人口30万人,是1993年以来失业增长最高的季度。并且,法、德两个大国的失业率远远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法国预估今年底失业率将达9.6%,而德国的失业人数将高达五百万。
第五,战争对欧元区产生负面影响。除英国以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为80%-90%,其中,对中东石油依赖度高达40%,油价的波动使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盈利前景黯淡。并且相关行业如航空、旅游业股票出现震荡下跌。此外,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欧元区不可能完全逃避分摊战后重建费用的责任,这样将使得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另外,自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欧元相对美元持续升值。与2002年的平均汇率相比,到2003年6月5日,欧元相对美元升值约18%。战后,美国似乎暂时放弃了“强势美元”的政策,美元在短期内恐难以走强,欧元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强势。为抵消欧元走强带来的负面效应,刺激经济,2003年6月5日,欧洲中央银行将利率一次下调了50个基点,调整后,基准利率为2%。
2002年,欧元区对海外直接投资210亿欧元,较上一年的1015亿欧元大幅度减少,与此相对照,海外对欧元区的证券投资则大幅增加,而且发生结构性变化。具体表现是:投资欧洲股票的资金净流入,2001年为1226亿欧元,2002年下降到391亿欧元;但在
债券投资方面,2001年为844亿欧元资金净流出,2002年变成了113亿欧元资金的净流入。今年前两个月,海外对欧元区证券投资净额52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又增加了473亿欧元。国际资本市场上这一变化,源于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利率总水平下降以及汇率的变化,导致了投资结构发生变化。至于全球性的资本流动,对欧元区的经济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根据法国官方统计机构INSEE预测,2003年经济成长率将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只有0.8%。总体上判断,欧元区需求不足、消费减缓、投资下降、财政赤字扩大、出口疲软,使得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中央银行表示,目前预测欧元区2003年成长率为0.4-1%,而2004年将不会超过2%。
(程瑞民)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