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医药生产及中摩医疗卫生合作情况

发布日期:2003-06-25 18:59:00来源:作者:
中摩两国医疗卫生合作距今已有27年的历史。1975年,受我国卫生部委托,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组队首次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拉开了两国医疗卫生合作的序幕。医疗队在我使馆经商处领导下进行援摩医疗卫生工作,每两年由使馆和摩卫生部签署医疗卫生合作议定书,确定医疗点及相关科别人员的设置。目前,我医疗队在摩共驻有11个医疗队109名医疗队员,分布在摩全国各地。为进一步开拓中摩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我处于近日走访了摩相关政府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2000年统计,2000年底人口统计为2870万(不包括西撒地区25万),其中城市人口1580万,农村人口1260万。摩洛哥卫生部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4%。摩洛哥共有国有医疗机构2138个,国家直属医院112个,病床25265张,其中综合性医院病床18094张,专科医院7171张,另外还有部队医院6所;共有私营医疗机构116个,病床6755张;共私人诊所102个。卫生部机关拥有10个司局级机构、30个处级单位及90个科级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全国临床医师12451名,与全国总人口之比为1:2266;摩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居民死亡率为6.1‰,婴儿死亡率为36.6‰,新生儿死亡率为19‰,产妇死亡率为228/10万,产前检查率42%,平均预期寿命70岁。60岁以上人口208万,占总人口的7.3%。比较流行的疾病有结膜炎、结核、沙眼、麻诊和急性风湿关节炎等。与世界发展中国家一样,摩洛哥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是,缺医少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摩医药生产情况
摩2000年药品产值为40亿地拉姆(约合3.6亿美元),产量为1.8亿个药品单位;其中83%的药品由本国生产,其余17%为进口药,主要进口国为欧、美等发达国家。2000年摩进口药品约13亿地拉姆(约合1.2亿美元),同年我国出口到摩洛哥的药品总值仅为2160万地拉姆(约合196万美元),占摩当年进口药品总量的1.63%。2001年摩进口药品约16.5亿地拉姆(约合1.5亿美元),同年我国出口到摩洛哥的药品总值达到历史最高,出口总额为2871万地拉姆,约合270万美元,占摩当年进口药品总额的2%。摩国内所有药品生产商都是私营企业,美、法、意、西比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摩均有合资企业。摩全国共有24家合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除生产一般药品外,还根据授权生产部分特许生产药品。所生产的药品除供摩本国使用外,部分出口到欧盟和阿拉伯及非洲其它国家,经济效益良好。摩卫生部设有药品药房管理司,负责药品生产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卫生部也是私营药品生产企业的最大顾客,其设立的药品采购处负责药品的采购、存储及向全国各地医院公立诊所的分发。摩对进口药品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有严格要求和监管;同时,摩政府不允许设立国外独资药品企业,外国投资者在药品领域进行投资,必须与摩当地企业进行合作,双方设立合资企业,且外国投资所占企业的股份不能超过50%。另外,合资企业必须要到摩卫生部进行企业和产品注册,所生产的药品经有关药品实验室进行一系列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摩为世界主要的药用植物出产国之一,特别是香精油用植物的产量占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摩本国75%的居民使用过草药,已经利用的药用植物约850余种。摩北部山区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区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盛产可加工提取香精油、香料的草本植物以及柑花蕾(câpre,供调味用,占世界总产量的25%)、角豆树、蘑菇等,有些药用植物如迷迭香及一些蒿属植物等为摩特产。摩国内种植的药用植物种类主要有茉莉、玫瑰、马鞭草、熏衣草、老鬟草、柑桔属、罗勒、雪松、桉树等,但缺乏组织和长期规划,也没有专业的种植机构。摩在本国传统医药的使用方面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整理;在产品深加工方面乏善可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制成产品,只能出口附加值很低的原料;本国的草药生产98%来自于原始的种植采摘;建立在草药采栽及粗加工基础上的传统医药交易大多在老城(Medina)进行交易,在正规药房几乎没有,在使用方面存在不安全和不科学等问题。另外,西方发达国家每年低价从摩进口大量香精油原料,制成高附加值产品后出口。针对以上情况,摩政府于2001年在Taounate(距Fès75公里)成立了国家药用及香料用植物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s Plantes Médicinales et Aromatiques),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摩本国草药使用资料;研究和发展基于草药为原材料的药品深加工;推动摩药用植物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及大学、地方团体、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间在草药利用方面的合作;培训草药使用方面的医生和药剂师;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草药商业化种植等。同时,该研究所还对传统医药生产企业(包括合资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2001年该研究所的预算为一千四百万地拉姆,拥有20名工作人员。根据发展规划,到2004年,该研究所的年预算将达五千三百万地拉姆,编制达到71人。
近年来,摩政府针对本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诸如资金短缺、贫困地区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等问题利用国外资金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医疗卫生权利下放。利用欧盟资助的2000万欧元在全国16个大区设立各自的大区卫生局,介于卫生部及各省之间,各大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订各自的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医疗计划、财政预算及人力资源管理等;2、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6600万美元在财政、医院管理及医疗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

三、中摩两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情况及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摩洛哥受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的影响较大,摩正规医院大多使用西药及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目前在我援摩的11个医疗队中,有7个医疗队设置了针灸科。多年来我针灸医生采用中医中药针灸,对摩国内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给予了有效的治疗,特别是对疼痛性疾病疗效尤为显著。但由于大多数针灸医生分散分布在多数医疗队,形不成中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影响较小,不少摩方医院甚至提出要求取消针灸科。
目前我尚无医药生产企业来摩投资设厂,我传统中医药在摩没有正式注册,仅有少量风油精、清凉油及人参等植物提取物产品在市场上有售(2001年我对摩药品出口总额为2871万地拉姆,约合270万美元,占摩当年进口药品总额的2%),受到摩当地居民的欢迎。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产医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外方对我国医药领域的情况了解贫乏;两国在药品进出口方面的贸易渠道也有待开拓。摩卫生部表示希望加强两国在常用药品生产及使用方面的合作,欢迎中国有实力的医药公司来摩投资建厂,合资企业将享受摩政府为吸引国外投资而出台的所有优惠政策;在传统草药深加工方面的合作,摩认识到中国的中医药研究及应用历史悠久,希望能利用我国在中草药开发利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帮助摩本国进行药用植物的种植和开发利用。相关投资合作除享受一般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外,摩政府还将在提供中草药种植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
我处建议(略)


驻摩洛哥使馆经商处

二00三年六月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