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调整对埃塞出口商品结构 扩大我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
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是非洲的“政治中心”,非盟总部及联合国非经委皆设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自埃塞与厄立特里亚的边境冲突于2000年结束以来,埃塞政局稳定,经济稳步发展,为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埃塞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 埃塞机电产品市场分析
(一)、近年埃塞进口机电产品总况
1991年,埃革阵(EPRDF,现执政党)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成立现政府后,其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和发展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埃塞经济。1995年制定了“以农业为中心的五年发展战略”,以图解决埃塞自身的温饱问题,并推行了市场经济政策,大搞私有化,鼓励私商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推动国营企业向私有化经营转轨。埃塞政府还出台了“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该战略主要是通过鼓励政策,在埃塞国内建立起最基础的工业体系。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埃塞经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回升,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发展。鼓励通过吸引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本设备来发展埃塞本国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了对机电产品的进口,使机电产品进口额年平均占埃塞总进口额的30%。
埃塞贸易统计称机电产品进口为资本货物进口,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工业机械。并按埃塞财政年度(9月11日至9月10日)进行统计。近年埃塞进口贸易情况如下:

(二)、产品构成情况分析
埃塞现政府成立后,机电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5年,以进口交通运输工具为主,其次为工业机械、农业机械,以95/96年度为例,交通运输工具占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49.9%,工业机械占34.3%,农业机械占15.8%。随着埃塞工业建设的需要,从1996年起,工业机械进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交通运输工具,而跃居首位,并保持至今,平均占机电产品进口的60%以上。近年埃塞机电产品进口结构情况如下:

预计,今后几年随着埃塞"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及对基础建设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其对工业机械的进口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
(三)、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埃塞贸工部的统计,埃塞机电产品进口的地区分布与其总进口贸易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依次为: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州。1991至2001年10年间,欧洲占绝对优势,占80%左右,局第二位的亚洲仅占10%左右。
对不同类别的机电产品,按进口额分国别情况依次如下:
工业机械: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中国、沙特阿拉泊、荷兰;
交通运输: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海湾国家、瑞典、荷兰;
农业机械:德国、意大利、荷兰、中国、英国、丹麦、日本。
在以上这些国家中,意大利、德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只是在不同产品、不同年份上名次互有交叉,其各自在埃塞机电产品进口所占比例均在15%左右。
二、 中、埃塞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执行情况
(一)、历史与现状
1990年以前,为我机电产品对埃市场的"初试期"。在此之前,由于埃塞战乱、经济落后,加之我对埃塞的出口贸易总量本身就不大,我机电产品自身出口能力不强,决定了我对埃塞机电产品出口的"时断时续"的历史状况。90年以前,除了援外项目下的机电产品(主要是施工机械)进入埃塞市场外,一般贸易出口很少,产品主要为一些小机电,如:单一的小型发电机、电动工具、普通及工业用缝纫机。
1991年至现在,则为我对埃塞出口机电产品的新时期,可称之为"发展期"。因为,这段时期内,无论是出口贸易额还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都有较大的突破,许多新产品不断进入埃塞市场。特别是1997年以后,随着中国在埃塞承包工程的增多,中国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形成了大飞跃的局面。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1年中国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额达3264.68万美元,占对埃出口额的42.37%。其中主要是1、货运机动车辆(269万美元,占机电产品对埃出口的8.24%);2、工程机械(230万美元,占7.05%);3、铸造成型机械(161万美元,占4.94%);4、成型钢材(157万美元、占4.82%);5、机械零件(151万美元,占4.62%);6、原电池(128万美元,占3.93%);7、机动车零配件(114万美元,占3.49%);8、电缆光缆(102万美元,占3.11%)。从占埃塞进口机电产品份额的1%上升到7%。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机电产品对埃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主要是靠在埃工程承包项目的带动,其一般贸易出口的份额还很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埃塞市场对我国机电产品的认识不够
由于西方国家的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时间早,而我国产品产品进入的时间较晚,再加上埃塞人"眼见为实"的购买心理特点,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观念",他们已很习惯并乐意去接受西方产品,而对我产品却反应迟钝,多数商人对中国产品的认识只停留在低档的日用消费品上。埃塞许多商人根本就想不到进口我国的机电产品。
2、 我企业自身对机电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宣传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机电产品的宣传在埃塞市场显得十分乏力。在埃塞街头和一些杂志上都可以看到欧洲、印度及中东国家的机电产品广告,这些国家还时常举办一些产品推介会、展览会。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在埃塞举办过展览,只有个别企业参加过当地举办的专业展。目前我国对机电产品在埃塞的宣传力度不仅使埃塞对我产品认识不够,而且使其认为我国出口商不重视产品推广。
3、 售后服务和另配件供应工作水平较差
从目前情况看,我出口到埃塞的工业机械类产品的售后服务情况基本良好,零配件供应也基本跟得上。但个别企业的"一锤子"买卖行为也严重影响了我产品在埃市场的声誉。如去年我某进出口公司驻埃代表向埃塞出售了一套制箱机械后,只将两名不懂英文的工人接到现场负责安装后就一走了之,与其挂靠公司联系,则称其是个人行为,公司不能负责。目前,这一事件已影响到我其他机电产品对埃出口。
我出口到埃塞市场的运输机械(主要指汽车)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工作则十分有限,可以说尚无任何一家售后服务中心和国产零配件供应机构。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在埃塞市场上寥寥无几,其实,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农用运输车、吉普车、小型面包车的价格性能比十分符合埃塞市场的需求。
三、 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潜力
埃塞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拥有6722万人口,通过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由于埃塞的工业十分落后,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本上通过进口来实现,从史至今,埃塞一直是一个进口依赖型国家。目前,埃塞政府在经济上强调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农业和农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国家引导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强调"能力建设"和"下放权力",确保经济快速发展。外交上,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同时搞好同西方国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关系,积极争取外援与投资。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埃塞的援助力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埃塞的经济改革基本持认可态度。当前,埃塞是世界银行、欧盟等在黑非洲的最大受援国。由此可见,机电产品在埃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我机电产品有能力占领埃塞市场
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体系已经健全,技术和工艺已日趋成熟,产品基本达到国产化,成本已接近最低水平。该行业已成为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并且埃塞政府十分重视学习我国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注重引进我国的先进技术。近年来,我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及通讯产品纷纷在埃塞市场中标已充分说明了我机电产品占领埃塞市场的能力。
(三)、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崛起,形成了强敌如林的竞争局面,加之国内机电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将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扩散到新的市场中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 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相关建议
1、提高对埃塞的重视程度
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AU)总部及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ECA)的所在地,是非洲的政治中心之一,对黑非洲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埃塞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是个较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建设的加快,这种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埃塞近几年切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将使已经开放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容量。
2、加强我行业商会、协会的协调服务力度
随着埃塞市场潜力的不断显现,许多外国的商会、民间贸易协会都纷纷主动出击,与埃塞商会建立联系,组织其国内企业到埃塞考察、办展。去年以来到埃塞访问有土耳其、意大利、印度的相关商会、美国的一些民间贸易协会。前不久,印度还举办了"第三届印度技术展",主要展出了该国的机电产品和技术,在埃塞引起很大反响。这些活动无疑扩大了其产品的影响,为其企业带来了机会和实惠。
3、 避免低价竞销
目前,在埃塞机电产品市场也存在着中国产品低价竞销的现象。导致一些"价低、质次"的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给我国机电产品在埃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企业应避免"短视"行为,合理定价,将我优质的机电产品推向埃塞市场,才能逐步使该市场认可,达到长期占领该市场的目的。
4、 大力加强售后服务工作
售后服务工作,是我机电产品在埃市场与西方产品竞争的主要弱势。我企业在推销机电产品的同时,除加强对已出口产品的服务工作外,还应根据业务情况,加强售前培训或适时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这对进一步在埃拓展业务极为有利。
五、 在埃塞市场适销的我机电产品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中、埃塞两国的总体情况和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水平,下面对我适销于埃塞市场的机电产品作一定位分析并列举如下:
1、工业机械
纺织机械:轧花、纺纱和线、梭及针织布生产设备、服装加工设备等;
轻工机械:塑料制品、罐装、制鞋、制氧、废纸再生设备、家用电器生产线、包装机械、电焊条生产设备及技术、火柴生产成套设备、卫生巾生产设备、制砖设备等;
重工机械:各种汽车零配件加工设备;
金属加工:制钉机械、钢条、板、管成型设备、车床、机床等;
粮油食品加工:面粉、糖果、饼干、食用油生产设备等;
2、农业机械
手工农机具、农业小型拖拉机及其附属产品梨和耙、播种机、收割机和农药器械等。
3、 通运输和工程机械
中小型运输车、中小型公交车、拖拉机拖车、推土车、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吊车等;
4、 通讯产品
各种功能的小型交换机、程控交换机、普通及移动电话机、广播器材、卫星电视网络产品及这些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电线电缆及其生产设备等;
5、 电力设备
农村及小城镇用小型发电机、水利发电机组和各种电路系统装置;
6、 各种医疗器械
7、 打井供水机械设备:如钻机、水泵和马达等;
8、 新技术产品
计算机及其附件、信息网络产品、软件开发产品等;
9、 各种机械和设备的零配件。
六、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埃塞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亮点,我企业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工程承包的带动下,以投资、带料加工、贸易等多种形式逐步调整对埃塞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我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
一、 埃塞机电产品市场分析
(一)、近年埃塞进口机电产品总况
1991年,埃革阵(EPRDF,现执政党)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政权,成立现政府后,其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和发展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埃塞经济。1995年制定了“以农业为中心的五年发展战略”,以图解决埃塞自身的温饱问题,并推行了市场经济政策,大搞私有化,鼓励私商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推动国营企业向私有化经营转轨。埃塞政府还出台了“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该战略主要是通过鼓励政策,在埃塞国内建立起最基础的工业体系。所有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埃塞经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回升,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发展。鼓励通过吸引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本设备来发展埃塞本国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了对机电产品的进口,使机电产品进口额年平均占埃塞总进口额的30%。
埃塞贸易统计称机电产品进口为资本货物进口,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工业机械。并按埃塞财政年度(9月11日至9月10日)进行统计。近年埃塞进口贸易情况如下:

(二)、产品构成情况分析
埃塞现政府成立后,机电产品进口结构的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5年,以进口交通运输工具为主,其次为工业机械、农业机械,以95/96年度为例,交通运输工具占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49.9%,工业机械占34.3%,农业机械占15.8%。随着埃塞工业建设的需要,从1996年起,工业机械进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交通运输工具,而跃居首位,并保持至今,平均占机电产品进口的60%以上。近年埃塞机电产品进口结构情况如下:

预计,今后几年随着埃塞"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及对基础建设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其对工业机械的进口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
(三)、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埃塞贸工部的统计,埃塞机电产品进口的地区分布与其总进口贸易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依次为: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州。1991至2001年10年间,欧洲占绝对优势,占80%左右,局第二位的亚洲仅占10%左右。
对不同类别的机电产品,按进口额分国别情况依次如下:
工业机械:德国、意大利、英国、捷克、中国、沙特阿拉泊、荷兰;
交通运输: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海湾国家、瑞典、荷兰;
农业机械:德国、意大利、荷兰、中国、英国、丹麦、日本。
在以上这些国家中,意大利、德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只是在不同产品、不同年份上名次互有交叉,其各自在埃塞机电产品进口所占比例均在15%左右。
二、 中、埃塞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执行情况
(一)、历史与现状
1990年以前,为我机电产品对埃市场的"初试期"。在此之前,由于埃塞战乱、经济落后,加之我对埃塞的出口贸易总量本身就不大,我机电产品自身出口能力不强,决定了我对埃塞机电产品出口的"时断时续"的历史状况。90年以前,除了援外项目下的机电产品(主要是施工机械)进入埃塞市场外,一般贸易出口很少,产品主要为一些小机电,如:单一的小型发电机、电动工具、普通及工业用缝纫机。
1991年至现在,则为我对埃塞出口机电产品的新时期,可称之为"发展期"。因为,这段时期内,无论是出口贸易额还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都有较大的突破,许多新产品不断进入埃塞市场。特别是1997年以后,随着中国在埃塞承包工程的增多,中国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形成了大飞跃的局面。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1年中国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额达3264.68万美元,占对埃出口额的42.37%。其中主要是1、货运机动车辆(269万美元,占机电产品对埃出口的8.24%);2、工程机械(230万美元,占7.05%);3、铸造成型机械(161万美元,占4.94%);4、成型钢材(157万美元、占4.82%);5、机械零件(151万美元,占4.62%);6、原电池(128万美元,占3.93%);7、机动车零配件(114万美元,占3.49%);8、电缆光缆(102万美元,占3.11%)。从占埃塞进口机电产品份额的1%上升到7%。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机电产品对埃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主要是靠在埃工程承包项目的带动,其一般贸易出口的份额还很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埃塞市场对我国机电产品的认识不够
由于西方国家的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时间早,而我国产品产品进入的时间较晚,再加上埃塞人"眼见为实"的购买心理特点,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观念",他们已很习惯并乐意去接受西方产品,而对我产品却反应迟钝,多数商人对中国产品的认识只停留在低档的日用消费品上。埃塞许多商人根本就想不到进口我国的机电产品。
2、 我企业自身对机电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宣传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机电产品的宣传在埃塞市场显得十分乏力。在埃塞街头和一些杂志上都可以看到欧洲、印度及中东国家的机电产品广告,这些国家还时常举办一些产品推介会、展览会。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在埃塞举办过展览,只有个别企业参加过当地举办的专业展。目前我国对机电产品在埃塞的宣传力度不仅使埃塞对我产品认识不够,而且使其认为我国出口商不重视产品推广。
3、 售后服务和另配件供应工作水平较差
从目前情况看,我出口到埃塞的工业机械类产品的售后服务情况基本良好,零配件供应也基本跟得上。但个别企业的"一锤子"买卖行为也严重影响了我产品在埃市场的声誉。如去年我某进出口公司驻埃代表向埃塞出售了一套制箱机械后,只将两名不懂英文的工人接到现场负责安装后就一走了之,与其挂靠公司联系,则称其是个人行为,公司不能负责。目前,这一事件已影响到我其他机电产品对埃出口。
我出口到埃塞市场的运输机械(主要指汽车)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工作则十分有限,可以说尚无任何一家售后服务中心和国产零配件供应机构。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在埃塞市场上寥寥无几,其实,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农用运输车、吉普车、小型面包车的价格性能比十分符合埃塞市场的需求。
三、 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潜力
埃塞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拥有6722万人口,通过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由于埃塞的工业十分落后,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本上通过进口来实现,从史至今,埃塞一直是一个进口依赖型国家。目前,埃塞政府在经济上强调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农业和农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国家引导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强调"能力建设"和"下放权力",确保经济快速发展。外交上,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同时搞好同西方国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关系,积极争取外援与投资。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埃塞的援助力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埃塞的经济改革基本持认可态度。当前,埃塞是世界银行、欧盟等在黑非洲的最大受援国。由此可见,机电产品在埃塞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我机电产品有能力占领埃塞市场
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体系已经健全,技术和工艺已日趋成熟,产品基本达到国产化,成本已接近最低水平。该行业已成为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并且埃塞政府十分重视学习我国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注重引进我国的先进技术。近年来,我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及通讯产品纷纷在埃塞市场中标已充分说明了我机电产品占领埃塞市场的能力。
(三)、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崛起,形成了强敌如林的竞争局面,加之国内机电产品市场日趋饱和,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将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扩散到新的市场中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 我国机电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的相关建议
1、提高对埃塞的重视程度
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AU)总部及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ECA)的所在地,是非洲的政治中心之一,对黑非洲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埃塞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是个较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建设的加快,这种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埃塞近几年切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将使已经开放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容量。
2、加强我行业商会、协会的协调服务力度
随着埃塞市场潜力的不断显现,许多外国的商会、民间贸易协会都纷纷主动出击,与埃塞商会建立联系,组织其国内企业到埃塞考察、办展。去年以来到埃塞访问有土耳其、意大利、印度的相关商会、美国的一些民间贸易协会。前不久,印度还举办了"第三届印度技术展",主要展出了该国的机电产品和技术,在埃塞引起很大反响。这些活动无疑扩大了其产品的影响,为其企业带来了机会和实惠。
3、 避免低价竞销
目前,在埃塞机电产品市场也存在着中国产品低价竞销的现象。导致一些"价低、质次"的产品进入埃塞市场,给我国机电产品在埃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企业应避免"短视"行为,合理定价,将我优质的机电产品推向埃塞市场,才能逐步使该市场认可,达到长期占领该市场的目的。
4、 大力加强售后服务工作
售后服务工作,是我机电产品在埃市场与西方产品竞争的主要弱势。我企业在推销机电产品的同时,除加强对已出口产品的服务工作外,还应根据业务情况,加强售前培训或适时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这对进一步在埃拓展业务极为有利。
五、 在埃塞市场适销的我机电产品
通过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并结合中、埃塞两国的总体情况和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水平,下面对我适销于埃塞市场的机电产品作一定位分析并列举如下:
1、工业机械
纺织机械:轧花、纺纱和线、梭及针织布生产设备、服装加工设备等;
轻工机械:塑料制品、罐装、制鞋、制氧、废纸再生设备、家用电器生产线、包装机械、电焊条生产设备及技术、火柴生产成套设备、卫生巾生产设备、制砖设备等;
重工机械:各种汽车零配件加工设备;
金属加工:制钉机械、钢条、板、管成型设备、车床、机床等;
粮油食品加工:面粉、糖果、饼干、食用油生产设备等;
2、农业机械
手工农机具、农业小型拖拉机及其附属产品梨和耙、播种机、收割机和农药器械等。
3、 通运输和工程机械
中小型运输车、中小型公交车、拖拉机拖车、推土车、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吊车等;
4、 通讯产品
各种功能的小型交换机、程控交换机、普通及移动电话机、广播器材、卫星电视网络产品及这些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电线电缆及其生产设备等;
5、 电力设备
农村及小城镇用小型发电机、水利发电机组和各种电路系统装置;
6、 各种医疗器械
7、 打井供水机械设备:如钻机、水泵和马达等;
8、 新技术产品
计算机及其附件、信息网络产品、软件开发产品等;
9、 各种机械和设备的零配件。
六、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埃塞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市场亮点,我企业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工程承包的带动下,以投资、带料加工、贸易等多种形式逐步调整对埃塞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我机电产品对埃塞的出口。
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经商处
2003年4月28日
2003年4月28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