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矿山开发业

发布日期:2003-04-20 13:10:00来源:驻哈萨克斯坦经参处作者:
哈萨克斯坦的矿山开发业

矿山开发业是哈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同石油天然气工业一起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哈矿山业发展有较长的历史,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行业内部门齐全,产品种类多,也是外来投资的热点行业,因此独立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简史
(一)独立前的发展历史回顾
哈矿山业包括采掘和冶炼两个部门,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巴尔喀什湖以北的德希克塔斯山区,曾发现了公元前一千多年开采铜矿的遗址。二十世纪以前,哈矿产开采业主要以有色金属开采为主。1725年,企业主A•H•德米多夫开始在哈阿尔泰矿区开发铅银矿,被视作哈大规模工业开采金属矿产的发端。
据史料记载,1725年到1917年,哈共开采铜矿70万吨,银矿92万吨,铅矿15.6万吨。1925年,组建了第一批大型矿山开采托拉斯,包括“阿尔泰共生金属托拉斯”(Алтайполиметалл)、“阿特巴萨尔有色金属托拉斯”(Атбасарцветмет)等,开发里德拉和凯拉克特两处金属矿。1929年开始开发杰兹卡兹干矿区。1930到1932年,卡拉干达的煤炭开采量增长了4.5倍,年开采量达到72.1万吨,同期探明了各种矿产的基本储量,发现哈境内集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哈钨、硫酸钡储量居世界首位,铬、磷、铀储量居第二位(其中铀储量占全球的25%到30%),银、铜、铅、锌储量居第三位,钼储量居第四位,黄金储量居第六位,铁矿储量居第八位。上述金属矿藏的开发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很活跃,当时以惊人的快速度建成了“阿齐塞共生金属联合厂”(Ачисайский полиметал- личе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库翁兰德铜矿厂”(Коунрандский медный рудник)、“顿河采矿选矿联合厂”(Донский горнообогатительный комбинат)。二战期间,哈是前苏联国防工业所需铅、铜、锌、铬、锰的主要供应地。战后开发了阿克塞、扎纳塔斯、齐里塞三个磷矿,开始开采埃基巴斯图斯煤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巨型铜矿开采企业“杰兹卡兹干冶金联合厂”(Джезказганский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投产。1951年开始开发大扎伊列姆铅锌矿。六十年代,当时的卡拉扎尔和科斯塔奈两个州的富矿区黑色金属冶炼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并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一的铁矿开采企业索科罗夫-萨尔拜采矿选矿联合厂(Соколовксо-Сарбайское горнообогатительное комбинат)以及“里萨科夫联合厂”(Лисаков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1980年,鲍佳德里露天煤矿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样,到1991年哈独立之前,哈已建立了规模大、基础雄厚的矿山开采业。
(二)1991年至今的发展情况
哈独立初期,国家推行工业项目私有化、建立国民经济市场管理机制的方针。大部分大型矿山开采企业在1997年之前完成了所有制改革,资本开始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如果以工业生产为100个百分点计算的话,能源矿产行业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5.2%上升到11.5%,矿物冶炼行业所占比重从16.5%上升到24%。金属产品的品种也不断增加,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冶炼产品种类达到32类,轧材达70种。
表1 哈萨克斯坦矿物冶炼行业生产指数(占上年的%)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黑金 101.8 111.7 82.5 125.6 87.5 134.7 142.7 102.6
有色 92.9 103.8 103.6 113.8 110.6 161.0 135.0 113.7
哈矿山业在独立以后虽然经历了所有制结构改组,但生产一直保持发展势头。目前,全部开采业实际上均转为私人经营。
二、企业与产品概况
(一)概况
根据哈宪法,地下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投资商可以签订地下资源利用合同,享有一定时间的矿山使用权。哈主要矿山开采企业及其经营范围见表2。
表2 哈萨克斯坦的大型矿山开采企业情况

除上述所列硬质矿产外,哈还进行油质岩、石棉、硫酸钡、食盐、氢氟酸、高岭土、耐火土、石英岩、型砂、耐火砂、助熔石灰岩、磨料和建筑石材的生产,并对有关厂家实行了私有化。矿山业的私有化保持了大部分企业的潜力,一系列企业在强制性投资计划的要求下进行了生产改组和现代化改造。为了保存干部队伍,在资源利用合同中规定,投资商应将部分收入用于培训当地干部。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哈政府的应对措施
整体上看,矿山业的改革和发展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勘探工作薄弱。只有8%的投资注入到资源勘探部门,92%的投资集中到开采部门。近几年来,各种矿产,尤其是共生金属的探明储量基本上没有增加。哈能源矿产部长曾指出,哈已经到了应该积极进行勘探工作的时候了,否则到现在签订的资源利用合同期满(大部分合同到2020年)后,现有的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的处境,而新矿的开发准备一般需要10至20年。
第二、目前,大部分资源开发商开采的基本上是富矿。比如吉升矿区的锌矿石含量达8.6%到9.9%(一般原料矿石的平均含锌量为6.6%)。专家估计,现有的富矿只够开发到2005年,此后剩余的可开发资源开采利润不大。
为了保持行业的发展潜力,扶植采掘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哈正采取措施开发新的难采矿石和70年来积累的沉积层的选矿工艺,上述资源在哈的蕴藏量达700万吨。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满足国内冶金企业几十年的生产需求。虽然哈矿物开采的规模较大,目前仍有部分矿区没有得到开发。比如乌斯季-伊犁煤矿(位于南巴尔喀什矿区)、卡拉套煤矿带、楚河煤矿区、南斋桑煤矿区、杰兰什克煤矿区、田吉兹-库尔如库里煤矿区、乌拉尔-里海煤矿区、图尔盖(又称乌巴干)煤矿区等。上述矿区的煤炭储量相当于著名的卡拉干达、埃基巴斯图斯、麦克尤本矿区储量之和的几倍。鉴于上述情况,哈政府不断完善矿物生产的法律和经济管理工作。1998至2000年,对私有化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监察运动。从2001年开始,将监察活动纳入经常化轨道。在检查工作中,政府在获得大量的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开发商履行合同条件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投资者,国家采取法律审核和冻结合同等核查制裁措施,以此促进资源开发商遵守技术规程,避免资源浪费,加快资源勘探工作。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资源开发商的积极性,哈政府实行较为“自由”的资源开发政策。总统定期会见投资商,探讨行业发展问题。国内还成立了一些保护开发商利益的协会和社会组织,其中较为活跃的组织有中亚矿山工业联盟(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ий гор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союз)等。
三、生产部门和产品情况
哈自然资源丰富,据称原藏有所有门捷列夫化学元素表的元素。哈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量在世界上居十强之列,矿山业的主要特点是开采矿物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鉴于这种情况,哈行业主管部门——能源和矿产部对生产的管理是根据统一的信息原则,制定有效期20年至25年的资源利用合同并由国家同资源开发商签署。合同中规定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因此一般不把严格划分开发商生产的产品种类作为主要原则,而是根据开发的矿产资源种类和主要的开发商进行管理。一般来讲,较大的资源开发商愿意同时签署多地点、多品种的矿山开发协议,购买或组建综合加工生产企业、供电企业和其他独立生产必需的相关企业。比如,印度公司控股的伊斯帕特—卡尔梅特股份公司(ОАО «Испаг-Кармет»,即卡拉干达钢铁厂)所属的伊斯帕特国际有限公司(Ispat international limited)就是一家巨型的钢材、轧材和铸铁厂家,控制了里萨科夫和肯托宾两个矿的铁矿石开采,并准备控制西卡拉扎尔矿。该企业的矿石原料完全能够自给,同时还是卡拉干达煤矿区最大的开发者,生产所需焦炭也从公司自己的矿山中获得。

哈矿山业的生产部门包括黑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原子工业等。
(一)黑色金属冶炼
哈黑金属冶炼包括铁、铬、锰矿石的开采和加工。
2000年,哈共开采和加工铁矿石1610万吨,2005年的计划产量为1832万吨。右图是哈各主要铁矿生产和加工企业生产比重情况(以产品产值计算,2000年数字)。索科罗夫-萨尔拜采矿选矿生产联合股份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球矿石,2000年产量为664万吨。卡拉干达钢铁厂的产品品种很多,2000年生产轧材36.9万吨,白铁22.1万吨,镀锌板37.1万吨,生铁401万吨,钢476.9万吨,焦炭260.1万吨,2000至2004年预计投资6.4亿美元发展生产。从2000年10月26日起,特尔米尔套化学冶金厂(Термиртауский химико- мет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завод)开始生产碳化锰铁合金,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4万吨。哈冶金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仍然是扩大产品种类。中亚地区的哈、乌、吉、土每年仅钢筋需求量就达23万吨,目前所需钢筋、角钢、槽钢、型材主要依靠进口。2000年哈共开采和加工铁锰合金矿石260.7万吨,预计2005年产量将提高到340万吨。顿河采选矿联合厂股份公司经营合金矿石的开采,阿克苏合金厂股份公司(АО«Аксуский завод ферросплавов»)和铁铬合金厂股份公司经营合金生产。2000年的铁合金(铁铬合金、锰合金)产量为109.3万吨,2005年计划生产130万吨。上述三家企业都是哈萨克铬业股份有限公司(系联合公司)的成员,后者的控股单位为欧亚银行(Евроазиатский банк)。该联合公司的下属企业还有拥有埃基巴斯图斯东部煤矿区和阿克苏水电站的欧亚动力公司(Евроазиатска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这样集矿山、能源加工企业和动力用煤于一体,构成了统一的经营综合体。锰矿石的主要生产和加工企业是扎伊列姆采选矿股份公司。2000年产量为61.9万吨,预计到2005年锰精矿的产量可提高27%。
(二)有色金属冶炼
哈有色金属冶炼业包括铜、铅、锌、铝和贵重金属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铜矿石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是哈萨克铜业公司。2000年,哈精炼铜产量为39.5万吨,而国内炼铜厂的实际设计生产能力只有39.1万吨,计划到2005年将产量提高到41.5万吨。为完成这一计划,该公司努力扩大原料基地,计划开采一批新矿,包括沙德尔科里矿和扎曼—埃巴特矿。由于新铜矿均为伴生矿,该公司将在采铜的同时生产其它金属。2000年,哈萨克铜业公司生产8.7万吨锌精矿。为了生产金属锌,目前正在建设年产10万吨的锌厂,将采用高压浸提综合工艺加工锌精矿,该厂计划在2002年投产。2000年,哈萨克铜业公司还生产4074.6公斤黄金和548.1吨白银。铅锌矿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是哈萨克锌业股份公司。2000年,该公司生产金属锌26.3万吨,精炼铅20.8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100%和80.6%。到2005年,计划将金属锌的产量提高到34.5万吨,精炼铅产量提高到21.3万吨。哈萨克锌业股份公司也不断扩大原料基地:2000年马列耶夫矿投入使用,增加了150万吨矿石的生产能力。在贵重金属方面,公司2000年生产了7200公斤精炼黄金和344.6吨精炼白银。贵重金属矿的生产和加工企业较多,较大的有黄金钻石股份公司和АБС•巴尔喀什股份公司。2000年各企业共生产14.5吨精炼黄金和897.5吨精炼白银。到2005年,计划将精炼黄金产量提高到20吨,精炼白银产量提高到950吨。在扩大生产基地方面,瓦西里科夫采选矿联合厂的建设将要完成,巴基尔奇克采选矿联合厂(Бакырчикский горно-обогатительный комбинат)将要投产。铝土矿的生产企业是哈萨克铝业股份公司,包括图尔盖铝土矿管理局股份公司(АО «Тургайское боксотовое рудоуправление»)和“红色十月”铝土矿管理局股份公司(АО «Краснооктябрьское боксотовое рудоуправление»)两个企业,由巴甫洛达尔铝厂加工成氧化铝后运往俄罗斯深加工。2000年氧化铝产量为121.7万吨,2005年计划将产量提高到144万吨,将建设年产21.5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能力。
(三)化学工业
哈化学工业主要加工石油天然气产品(本文从略),以及开采和加工亚铬酸盐和磷钙土。
磷钙土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哈萨克磷酸盐股份有限公司(ТОО «Казфосфат»),是扎那塔斯采选矿联合厂股份有限公司(ТОО«ГОК Жанатас»)和卡拉套股份有限公司(ТОО «ГХК Каратау»)、哈萨克НДФЗ磷酸盐股份有限公司(ТОО «Казфосфат НДФЗ»)、化肥综合生产厂(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удобрений)以及其他一些企业的联合公司。2000年,生产磷钙土原料2.7万吨,散碎原料6.5万吨,精粉碎原料40.5万吨,黄磷1.5万吨,磷酸1.2万吨,三聚磷酸钠1.4万吨。
(四)核工业
哈核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号称拥具有世界最大的原料储量。核工业产品包括天然铀开采和加工、铀、铍等产品的生产,厂家为哈国家原子公司(Нациoнальная атомная компания «Казатомпром»)。该公司是三家铀矿开采管理局,乌里宾冶金厂股份公司和一家地质勘探企业的联合体。此外,哈萨克萨卜通股份公司也从事铀原料加工。目前,哈核工业的发展呈加速趋势,2000年生产比上年增加了59%。预计新的铀矿投入使用后,哈铀产量将继续提高。俄罗斯、法国、加拿大、乌克兰等国的公司开始进入哈原子工业领域。
根据目前签定的合同和投资计划,哈矿山冶金业2000至2005年的投资总额将超过20亿美元。到2005年,各部门的生产将平稳上升:同2000年相比,黑色金属冶炼将增长7.5%,有色金属冶炼将增长17%,铁矿石开采量将增长36.8%,贵重金属开采量将增长70%。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