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经济贸易如何互补

发布日期:2003-02-17 16:50:00来源:作者:
           于世忠参赞在菲晋江同乡总会经贸座谈会上的讲话

  现在大家非常关心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情况,希望我给讲讲两国经济、贸易如何互补,这个问题不好讲。我作为经济商务参赞,每天想的、要做的、或者要探讨的也正是这个问题,看来咱们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贸易方面

  中菲贸易近10年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5%,1992年时双边贸易额仅为3.64亿美元,2001年达到35.65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6.2亿美元,进口19.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10.6%和16%,菲方连续两年保持顺差。菲律宾已成为中国的第22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菲律宾的第八大贸易伙伴(如包括香港、澳门这两个行政区,则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菲贸易商品结构在过去几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对菲律宾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轻工、纺织品、煤炭及食品等;菲方向中国出口则由工业品,如机电产品等取代资源性产品,占菲出口的81%,其中电器和电子产品占58%,另外还有农产品,如香蕉27万吨,椰油8万吨,成品油和塑料原料等。

那些商品是互补的?

  首先在农产品上,菲律宾是热带国家,很多热带农产品,如香蕉、椰子、菠萝等产品及加工品就可以向中国出口,中国北方的苹果、梨等水果可出口菲律宾,另外还有很多产品,大家可以去探讨。除产品互补外,在农业技术、良种供应等方面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中菲两国政府和领导人达成了在农业方面加强合作的共识。中国的农业技术虽然不是很先进,但它确实解决了12亿人的吃饭问题,何况中国的可耕地很少。菲律宾的自然条件非常好,土地肥沃,菲律宾如果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农业发展的办法,农产品不仅可以供自己需要,还可以出口。现在两国的有关人士正在探讨和实践农业合作的事。最近我们还在协助组织一些朋友去中国实地考察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有可能的话邀请中国有兴趣合作的人士到菲律宾探讨合作事宜。

工业产品方面有哪些互补:

  中国从菲律宾的进口所以发展这样快,主要是从菲进口机电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电器和电子产品,占总进口贸易的58%。可能大家不会相信,菲方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总出口总额的70%多,而中国向菲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42%,高新技术产品仅占14%。这说明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很多是低附加值产品或是资源性产品。

  机电产品是我们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扶持这些产品进一步发展。但我们同时也须看到,这些电子类产品都是属于加工贸易范筹,即外国大公司在两国所设工厂之间的贸易。我们两国人民受益较少。除此之外,我们应探讨各自具有优势的产品。我认为中国最具优势的是,家用电器产品、轻工、纺织产品,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等。菲律宾非常有潜力的是矿产品,如:铜、镍等金属。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承诺开放市场,降低进口关税。这是菲律宾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机会。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

二、 经济合作方面
 
  在经济合作方面,上边我谈了农业合作问题,我认为,另外一项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些年,中国的基本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如道路、桥梁、码头、机场等。在建设方面,中国积累了很多经验。菲律宾基础设施落后已经大大影响了菲经济发展。两国政府也达成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的共识。中国向菲方提供1亿美元贷款用于水利灌溉,码头等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马尼拉至克拉克的铁路项目也正在洽谈中。修铁路是中国的强项,前不久通车的昆明至内江铁路,800多公里,花费120亿人民币,几万人修,仅4年即告完工,路是修在大山里。菲律宾可以向中国提供的合作也不少,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专业人才、菲在外劳工700多万,其中技术人才、专业人才也很多。据美国的研究机构调查显示,菲律宾的信息与通讯技术方面的胜任率和技能评级排名世界第四。中国发展很快,需要多种人才。朱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中国并不缺钱,国家外汇储备已达2000多亿美元。中国目前缺的是人才,包括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朱总理为此呼吁――希望海外的华人同胞,国外的学子,以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才,能回到祖国来。听会的人对他的讲话抱以长时间的掌声,可见中国多么需要人才。

三、 相互投资
 
  中菲之间的相互投资已逐渐扩大,仅2001年菲律宾企业来华投资约100多项,实际投资金额2.09亿美元;根据菲方统计,中国来菲投资也有所增长,1998年投资7200万美元,1999年达到1.1亿美元。随着中国入世,中国政府鼓励中国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发展,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企业来菲投资。投资上的互补性比较明显,一般讲你有优势的有潜力的行业,才去投资,比较容易成功,当然一定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好的环境,好的项目。施恭旗先生在上海等地投资的上好佳就非常成功。据说,菲律宾的快餐Jollibee也在探讨去中国投资。我认为这个投资能成功,我告诉Jollibee的陈老板,中国饮食业历史悠久,但标准统一、连锁经营的快餐几乎没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用餐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生活节奏加快,选择快餐的机会就多,请客吃饭要去酒楼,自己和孩子等家人只是解决吃饱肚子,又是经常性的,吃较便宜的快餐机会就多。再说中国人多,大城市旅游的多,都是快节奏,每人尝一次,他也会发财。1985年我在新加坡工作时,我们极力鼓励新加坡的肯德基公司去中国发展,他很成功。1995年我在马来西亚工作时,我们又积极鼓励摩托罗拉去中国投资,也非常成功。Jollibee如果去,估计同样也会很成功。但我告诉他,一定选择好地方,好的合作伙伴,同时要严格管理,不能降低服务标准。
 
  另外,我想讲一点,关于合作中,互相竞争事。市场经济本来就是竞争的,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才能设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老百性才能花少的钱享受到好的服务,当然竞争是残酷的,有些企业会被淘汰。在国际竞争中,对发展中国家尤为不利。因为基础差,竞争力差,需要保护。但这个问题很矛盾,短时间内保护某些行业或产品是必要的,但往往保护时间长了,就失去竞争力,无法进步,使你永远落在别人后边。本国老百姓就无法享受到象其他国家享受到的高品质、低价位的商品和服务。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敢于面对竞争,努力振兴国家经济,增强国家整体竞争能力。

  以上是我的粗浅认识,肯定会有说得不对之处,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菲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更快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