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在多哥投资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在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我在多哥的各类投资获得了较快发展。截止到今年8月10日,除台湾省外我在多哥共设立机构44个,其中农业开发项目3个(糖联、水稻、农场〈尚未启动〉),加工装配项目3个(制药、衬衣、摩托车),贸易机构(商店)27个,餐馆8个,诊所一个,超市一个,工程承包一个。总投资额1,253.5万美元,年营业收入3,879.7万美元,中方常驻人员173人,雇佣当地员工1,024人(详见附表)。
投资额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不但带动了我商品的大量出口,还活跃了当地经济,扩大了就业,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目前,我在多哥的投资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投资主体发生根本性变化,民营和个体已占据“半壁江山”。从1999年开始,国内民营和个体投资者来多哥开发市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3年来,非国有投资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当规模。据我处统计,截止到8月初民营和个体投资总额达到622.5万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49.66%。随着我加入“世贸”和西非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非国有投资的增长势头将会更趋明显。
第二,投资领域和方式更加接近目标市场,投资回报效益突出。多哥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工业先天不足。但该国地理位置优越,天然良港得天独厚,转口贸易已成为多哥发展经济、刺激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特点,我国内企业结合产业和生产要素优势,将商品投资作为近期投资的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商业网点和批发中心,利用灵活贸易方式,大力抢占当地市场,使我商品出口取得长足进展,双边贸易额从1999年的7,032万美元猛增到去年的10,898万美元,6年来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同时,投资贸易的28家商店和超市除个别几家以外,绝大部分实现盈利。
第三,老项目保持活力,新项目蒸蒸日上。1987年开始租赁的阿尼耶糖联项目(由我援建)是中多经济合作的突出典范,每年不但为多哥政府上缴大量税费,还创造了600个?1600个(榨季)稳定的就业机会。10多年来,企业不断总结经验,深挖内部潜力,围绕市场,做活贸易。子、母公司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抓住机遇,密切配合,利用两种资源,努力实现我与非洲的优势互补。去年,经过周密运作,成功地将多哥咖啡豆引入国内市场,不但解决了生产利润的安全转移,还增加了企业收益,首次尝到了利用两个市场的甜头。与糖联项目相比,摩托车装配线上马较晚(去年4月),但发展势头强劲。装车数量从开业时每月不到100辆,迅速增加到现在的400多辆,但仍然供不应求。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反映在:1、缺少保护,尤其是多数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实力小、经验少,往往受到腐败官僚和社会黑势力的敲诈勒索,吃了亏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2、经营收益不能及时、安全汇回,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空间和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力度;3、汇率风险较大,经营成本难以测定;4、自相竞争达到白热化,企业效益连年下降;5、以次充好,扰乱市场,损坏国产商品形象。鉴于以上情况,为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对多哥投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根据“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制定与“走出去”战略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和鼓励政策,在非洲应把重点放在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调动民间的能动性,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从中、低层次入手,发挥淘汰设备的余热和劳动力廉价优势(非洲市场开发证明,我在这些方面仍具潜力),通过建立商业机构,推进和培育非洲市场。待我完全站稳脚跟且经济实力和投资机会真正成熟时再考虑工厂搬迁和转移,适时实现就地生产。这样做似更加符合我现实国情和国际上跨国投资、属地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二,利用我与非洲大陆的特殊关系,积极参与次地区经济组织的一体化活动,并应将制定中、西非,中、东非等多边投资保护协定纳入中非合作的对话题目,为中非建立更具实际内容的新型伙伴关系构筑法律框架。黑非洲被世界银行评定为投资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自然资源差异较大,但在政治、经济和金融中的风险大同小异。因此,似应考虑根据次地区经济组织的划分,分别与之签订多边投资保护协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精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涵盖个别断交国,使我在这些国家的民间投资获得保护。
第三,鉴于汇率变化和汇款风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制约中非扩大经贸合作的瓶颈,因此研究和寻找解决途径越来越凸显迫切。非洲国家较多,情况复杂,与我发展双边经贸互补的条件有强有弱。要保证每年大量顺差兑换和安全收回,仅仅依靠每个国家单独解决困难很大。但如果从全局考虑,首先在非洲两个法郎区分别创建中、西非投资信托调汇中心,利用统一货币的便利,将我投资者的非洲法郎收入随时集中起来,再投资到两个货币区各具优势的资源产业如咖啡、可可和木材采伐、加工,产品出口或进口到国内后,投资利润将可以安全返回。
第四,在积极推动非国有成分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也应深入探索政府(包括驻外经商机构)如何发挥宏观指导和监督、调控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辅以相应措施,确保境外投资优胜劣汰,维护我产品对外形象,使“走出去”战略能够在有序和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得到贯彻、落实。
驻多哥使馆经商处
投资额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不但带动了我商品的大量出口,还活跃了当地经济,扩大了就业,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目前,我在多哥的投资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投资主体发生根本性变化,民营和个体已占据“半壁江山”。从1999年开始,国内民营和个体投资者来多哥开发市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3年来,非国有投资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当规模。据我处统计,截止到8月初民营和个体投资总额达到622.5万美元,占全部投资额的49.66%。随着我加入“世贸”和西非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非国有投资的增长势头将会更趋明显。
第二,投资领域和方式更加接近目标市场,投资回报效益突出。多哥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工业先天不足。但该国地理位置优越,天然良港得天独厚,转口贸易已成为多哥发展经济、刺激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特点,我国内企业结合产业和生产要素优势,将商品投资作为近期投资的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商业网点和批发中心,利用灵活贸易方式,大力抢占当地市场,使我商品出口取得长足进展,双边贸易额从1999年的7,032万美元猛增到去年的10,898万美元,6年来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同时,投资贸易的28家商店和超市除个别几家以外,绝大部分实现盈利。
第三,老项目保持活力,新项目蒸蒸日上。1987年开始租赁的阿尼耶糖联项目(由我援建)是中多经济合作的突出典范,每年不但为多哥政府上缴大量税费,还创造了600个?1600个(榨季)稳定的就业机会。10多年来,企业不断总结经验,深挖内部潜力,围绕市场,做活贸易。子、母公司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抓住机遇,密切配合,利用两种资源,努力实现我与非洲的优势互补。去年,经过周密运作,成功地将多哥咖啡豆引入国内市场,不但解决了生产利润的安全转移,还增加了企业收益,首次尝到了利用两个市场的甜头。与糖联项目相比,摩托车装配线上马较晚(去年4月),但发展势头强劲。装车数量从开业时每月不到100辆,迅速增加到现在的400多辆,但仍然供不应求。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反映在:1、缺少保护,尤其是多数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实力小、经验少,往往受到腐败官僚和社会黑势力的敲诈勒索,吃了亏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2、经营收益不能及时、安全汇回,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空间和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力度;3、汇率风险较大,经营成本难以测定;4、自相竞争达到白热化,企业效益连年下降;5、以次充好,扰乱市场,损坏国产商品形象。鉴于以上情况,为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对多哥投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根据“走出去”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制定与“走出去”战略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和鼓励政策,在非洲应把重点放在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调动民间的能动性,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从中、低层次入手,发挥淘汰设备的余热和劳动力廉价优势(非洲市场开发证明,我在这些方面仍具潜力),通过建立商业机构,推进和培育非洲市场。待我完全站稳脚跟且经济实力和投资机会真正成熟时再考虑工厂搬迁和转移,适时实现就地生产。这样做似更加符合我现实国情和国际上跨国投资、属地生产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二,利用我与非洲大陆的特殊关系,积极参与次地区经济组织的一体化活动,并应将制定中、西非,中、东非等多边投资保护协定纳入中非合作的对话题目,为中非建立更具实际内容的新型伙伴关系构筑法律框架。黑非洲被世界银行评定为投资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自然资源差异较大,但在政治、经济和金融中的风险大同小异。因此,似应考虑根据次地区经济组织的划分,分别与之签订多边投资保护协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精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涵盖个别断交国,使我在这些国家的民间投资获得保护。
第三,鉴于汇率变化和汇款风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制约中非扩大经贸合作的瓶颈,因此研究和寻找解决途径越来越凸显迫切。非洲国家较多,情况复杂,与我发展双边经贸互补的条件有强有弱。要保证每年大量顺差兑换和安全收回,仅仅依靠每个国家单独解决困难很大。但如果从全局考虑,首先在非洲两个法郎区分别创建中、西非投资信托调汇中心,利用统一货币的便利,将我投资者的非洲法郎收入随时集中起来,再投资到两个货币区各具优势的资源产业如咖啡、可可和木材采伐、加工,产品出口或进口到国内后,投资利润将可以安全返回。
第四,在积极推动非国有成分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也应深入探索政府(包括驻外经商机构)如何发挥宏观指导和监督、调控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辅以相应措施,确保境外投资优胜劣汰,维护我产品对外形象,使“走出去”战略能够在有序和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得到贯彻、落实。
驻多哥使馆经商处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